“十三五”规划第七章

第七章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特色产业

深度挖掘、整合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深化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引领作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联合申遗成功为契机,深入挖掘周、秦、汉、唐文化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打造各展风采的“寻根文化”展示基地。围绕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构建集文物博览、文化体验、演艺休闲、旅游节庆、特色会展、现代商业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加大七贤庄、北院门等历史特色街区建设力度,恢复好、保护好、展示好西安的老街区、老宅院。提升秦腔文化艺术整体发展水平,将易俗社、三意社和周至秦腔剧团等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秦腔艺术团体。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延续文化底蕴深厚的田园风貌。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互联网+文化”,培育文化产业新形态。促进文化旅游、出版传媒、影视产业、文体休闲、动漫创意、文化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移,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文化与金融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产业,重点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出版产业,培育发展网络“云时代”的数字出版产业。打造动漫作品原创与加工、人才培养、研发孵育、成果展示等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化动漫技术支撑平台。以西影集团、曲江影视为引领,构建集影片策划、剧本创作、投资拍摄、后期制作、特效配音于一体的影视制作产业链,打造曲江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园区。

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整合壮大曲江系列文化品牌,以曲江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力量,跨区域整合运作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引导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建立文化创意企业品牌化培育机制,推动一批自有文化品牌成长,支持大唐西市等民营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国际化大都市水准的文化演艺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鉴赏交易中心,策划实施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活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影响力,把西安建成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全国文化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城市,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文化产业高地。

专栏9  文化产业重大工程

遗址保护与改造:重点推进杨官寨遗址公园建设、陕西蓝田华胥大文化景区发展保护建设、古栎阳城遗址保护开发、革命公园——“八办”红色旅游片区等。

文化中心建设:重点建设陕西文化艺术博物院、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一期)、丝路国际文化城、高新区文化广场、五丝工程、大唐西市等项目。

文化街区建设:重点建设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莲湖历史街区(回坊)有机更新改造、青龙寺特色仿古风情街、丝绸之路风情街、灞柳风情大街等。

媒体建设:建设网上丝绸之路、中影国际电影城、陕西广播电视发展基地、西安广播电视文化产业拓展等项目。

文化商业与创意基地工程:建设大华文化商业体验新地标、西安曼蒂时尚艺术生活中心、雁翔文化产业创意谷聚集区、西安中央文化商务区(CCBD)(二期)、陕西国家广告产业园(一期)、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西安市文化综合服务监管及信息化平台。

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西安古都历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实施“大旅游”战略,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变线性旅游为板块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使西安成为华夏文明之源的展示窗口、全球旅游文化产业高地。到2020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5%左右。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快推广西安·世界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世界名山三大品牌,打造皇城区文化商贸、曲江文化旅游、浐灞国际会议与生态度假、临潼秦唐文化与度假、秦岭楼观道文化等十三大旅游集聚区19。实施历史文化旅游和自然山水旅游两轮驱动战略,推动旅游产品向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挖掘潜力、拓展空间、讲好故事,引导旅游方式向深游细品转变。加快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研学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积极开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继续开行“长安号”丝路旅游专列,不断扩大丝路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依托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打造集航空工业旅游、博物馆群、飞行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航空文化旅游。丰富以《梦长安》、《长恨歌》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旅游演艺品牌。充分发挥西洽会暨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会展节庆品牌效应,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健全旅游服务体系。以旅游带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餐饮、商贸、娱乐、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加快完善我市购物、美食、休闲、文化等设施功能,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家,积极争取在重点商圈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场所或大型免税购物中心,打造中西部商业中心。加快曲江、大兴等新兴商圈建设,抓好东大街、解放路、小寨、土门等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推进长安路、唐延路等现代商务聚集区建设。建设一批以“永兴坊”、“簸箕掌”、“沙河水街”为代表的休闲旅游聚集区,建设和改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街区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消费带动明显的特色街区。支持餐饮企业争创名牌和标准制定工作,大力扶持清真食品产业,进一步弘扬中华老字号及陕菜品牌。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建立旅游市场环境改造提升等综合管理机制,引导文明旅游消费。

专栏10  旅游产业重大工程

绿色生态旅游:重点推进西安市秦岭北麓综合保护利用、秦岭国家中央公园、蓝田县文化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凤凰池景区、石川河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

休闲度假旅游:建设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开发项目、西安世博园提升项目、西安汤峪健康园、沙河产业经济带、白鹿原城市旅游休闲区等。

文化科技旅游: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公园、汉长安城文化景区、华夏文化旅游综合体、老西安文化体验城、中国(西安)航空文化旅游度假区等。

宗教文化旅游:以联合申遗成功为契机,重点推进以大雁塔、小雁塔、兴善寺、兴教寺、西五台云居寺、清凉寺、古观音禅寺、归元寺等佛教文化和以楼观台、八仙宫、明圣宫、金仙观等道教文化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体验旅游项目。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快以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优化以西安旅游网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建立市、区(县)、企业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游客集散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创建旅游创客空间。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继续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加大旅游停车场、自驾车营地建设力度,为游客提供便捷、周到的旅游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