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第十章

第十章

推进产业业态和模式创新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西安互联网骨干网的区位优势和网络支撑优势,加快推进九大“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创新能力,催生经济发展新业态。到2020年,初步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积极推广“陕鼓服务”模式,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支持汽车、输变电、节能环保、数控机床等领域的企业,加速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业务模式,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到2020年,全市制造业龙头企业服务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推进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引导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商业模式由B2C(企业到用户)向C2B(用户向企业)创新,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品定制、零

专栏16  九大“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智能交通: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出行服务系统、数字路网中心、城市客运换乘枢纽服务系统、出租车智能服务管理系统,智能停车场、电子收费系统等智慧交通应用系统建设。

互联网+医疗卫生: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急救系统、远程挂号系统、预约诊疗、诊疗结果查询、电子收费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字化诊断查询系统、数字远程医疗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人口计生统计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互联网+环保监测:完善环保物联网监测网络,实现实时环境状态感知和高可靠数据传输,加快推进覆盖全市统一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污染源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固废管理、核与辐射管理、环境风险及应急管理、智能环境决策服务等智慧环保应用系统建设。

互联网+数字教育:建设覆盖城乡的数字化智慧教育网络,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大学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资源整合和共享,建设互联互通的优质教育资源网络服务平台、个人学习空间、课堂班班通系统、电子书包应用系统、移动微学习系统。

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林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农林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与利用,加快农林大数据库建设,建立完善农林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系统、农业产品网络可追溯系统和农副产品质量在线控制系统。

互联网+科技惠民: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信息发布云平台和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打造新型创业载体,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

互联网+金融创新:加快构建以大数据、第三方支付结算、移动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股权)、金融产品销售、电商金融等为主的比较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设立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及相关领域的股权投资基金。

互联网+先进制造: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智能化车间建设示范工程、企业生产智能管理示范工程和智能制造装备品牌建设示范工程,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组建智能制造及设计产业创新联盟。

互联网+旅游文化: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移动旅游个性化服务平台和西安旅游智能管理系统,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在线文化娱乐产品,培育数字内容产业。

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作等新业务、新服务,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支持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交易,激活社会资源,发展分享型经济。鼓励市内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技术、研发、营销等资源,积极推动市内中小企业与西飞、陕汽、比亚迪、三

星等龙头企业开展协作配套,以“众包模式”20推动协同创新。支持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拓展市场空间,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实施消费转型升级工程。积极培育信息、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文化教育体育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质量保障与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建立健全消费维权体制机制,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完善消费政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大幅增强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出台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