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第八章

第八章

做强现代服务业

以国家、省、市各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载体,打造一批特色服务业聚集区,推动科技服务、金融、现代物流、会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总部经济、健康养老、家庭服务业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服务业高地。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400亿元。

专栏11  “十三五”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国家级聚集区:国际港务区物流产业聚集区、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碑林区动漫产业聚集区、曲江新区文化产业聚集区、浐灞生态区金融商务产业聚集区、经开区制造服务业聚集区、皇城现代商贸聚集区。

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兴新区商贸服务业聚集区。

市级服务业聚集区:雁塔小寨商圈商贸聚集区、新城金康路茶文化产业聚集区、未央大明宫建材家居商贸聚集区、蓝田汤峪温泉休闲旅游聚集区、莲湖土门国际商务聚集区、碑林环大学创意设计聚集区、沣东新城三桥汽车商贸聚集区、长安新城商务服务聚集区、户县太平峪休闲旅游聚集区、周至沙河水街生态休闲聚集区、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碑林长安路现代商务聚集区、户县秦岭运动休闲服务业聚集区、西安永兴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聚集区、阎良航空文化旅游聚集区、德福巷咖啡茶艺休闲产业聚集区、书院门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区、湘子庙街历史文化休闲产业聚集区、蓝田簸箕掌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聚集区、西安民间金融街金融服务聚集区、西安大华·1935工业遗产文化旅游聚集区、高陵鹿苑商街现代商贸聚集区、太白路立交商贸服务业聚集区。

科技服务业。围绕“一带一城”科技服务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文化科技创业城、交大科技园等科技服务业重点聚集区,加快推进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孵化器产业集群及技术转移聚集区、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西安软件新城软件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扶植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

专栏12  打造“一带一城”科技服务业聚集区

环大学创新产业带:重点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学校的各个校区为核心,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载体,发展委托技术研发、产品研发、技术中试等研发设计服务,形成研发设计服务产业聚集。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测绘研究院、陕西煤炭遥感测绘院等为核心,整合周边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单位的技术资源和产业优势,形成工程技术、地理信息、卫星导航等科技服务产业聚集。

文化科技创业城:重点以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艺术类大学为文化支撑,以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为核心,依托陕西动漫平台、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重要资源,形成创意文化产业聚集。以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依托文化科技专业园区,搭建文化创意产品后期制作平台,支撑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融合互动,形成数字出版、游戏动漫、创意设计等文化科技产业聚集。

金融业。全力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及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和绿色金融,在提升长安路金融街区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西安金融商务区为核心、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和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为两翼的“一区两园”格局。加快中国农业银行陕西金融信息中心、汉城国际金融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西安民间金融街二期建设,打造在西部具有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民间金融聚集区。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融资租赁聚集区,组建西安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支持西安银行、长安信托发展成为全国区域性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面向中亚、西亚的离岸金融业务,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加快培育发展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新业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西部互联网金融示范区。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左右。

现代物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货运航线、铁路班列网络,强化多式联运设施衔接,发展大宗商品物流、专业仓储物流,加快推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物流。加快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核心的“一港三园三体系十中心”物流项目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构建工程、产业联动发展工程、产业园区聚集工程、物流配送示范工程、投融资创新工程、信息平台建设工程、电子商务普及工程、口岸服务提效工程”的物流发展八大工程,把西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和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港。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50亿元。

专栏13  “一港、三园、三体系、十中心”物流项目

“1”:西安国际港务区;

“3”:临潼现代物流园、长安引镇物流园、沣东商贸物流园;

“3”:农副产品市场、农资、再生资源体系建设;

“10”:泾河物流中心、贝斯特物流中心、长安仓储物流中心、阎良航空物流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汽贸物流中心、建材物流中心、生物医药物流中心、电子通讯物流中心、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会展业。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形成高端国际会议产业、规模化的自主品牌会展产业、与西安支柱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会展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布局。推进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区、临潼高端会议及假日旅游特色会展区、大唐西市文化展览展示区、阎良航空产业会展功能聚集区、沣渭新兴产业及体育综合会展区建设。加快发展品牌会展,引进国内外品牌会展活动,支持知名会展企业参与我市会展业市场运作,培育壮大自主会展品牌;加快发展产业会展,推动会展业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布局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发展学术会议和企业年会;加快发展智慧会展,建设会展业大数据中心,开发会展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完善会展场馆无线网络设施;加快发展城市会展,助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信息服务。积极开展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强化在政府服务、城市管理、交通物流、企业管理、民生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重点发展金融、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研发服务,数字导航、医疗电子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打造面向日韩、欧美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推动“西安服务”走向世界。到2020年,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电子商务。加快京东西北电子商务基地、苏宁云商西北地区电子商务基地、国美电器集团西北电子商务及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电子商务的综合配送能力,提高快递行业服务水平。建设以西安电子口岸为依托的西安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造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推动面向社区服务、都市农业、城市旅游、商贸零售、文化出版、建材家居等领域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拓展电子银行在线服务功能,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服务数据共享机制,打造全国一流、面向民生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十三五”期间,打造5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0个电子商务示范乡镇,5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到2020年,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达到63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35%。

健康服务业。鼓励发展中医医疗保健、养生康复、体育健身、心理健康、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和健身美容等健康服务业,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设浐灞丝路健康产业园,推进秦岭北麓健康休闲产业带建设,在渭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健康小镇,打造西北地区健康服务中心。推进家庭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家庭服务网络,推动家庭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智慧健康服务,重点发展针对提高社区人民身体健康管理品质的智慧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健康检测系统、健康云服务平台等。到2020年,全市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