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地球是承载多样化生命形式的一个星球。在人类与猿类分离进化之后,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存在200多万年了。早期的人类与其他高等陆生动物类似,并没有在地球上获得独一无二的控制力。智人在地球的出现大约只有20万年。过去的7万年,智人突破了生态区之间的阻隔,走出非洲扩散到地球的主要大陆。人类凭借着智慧和对劳动工具的使用,从捕鱼、狩猎发展到驯化动、植物,人类的种群数量激增。为了克服生存、饥荒、瘟疫和战争风险及挑战,人类始终生活在客观现实和主观体验之中,从而让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类一直无偿享受着地球提供的丰厚供养,以至于人类曾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人,掌握着征服自然的力量。但一次次失控与脱轨,不断提醒着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山峦和水体,森林和农田,湖泊和草原,都孕育着自成一格的生态系统和生命共同体。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灵,交互影响,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即使在终年不见天日的大海深处,由死去的巨鲸形成的“鲸落”,也会在几十年时间里供养许许多多的生命,形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能量有输入输出,物质被循环利用,信息联系被建立和解构,往复不断、周而复始。生命与环境之间,有着我们至今也没能完全理清的繁复联系,稍有不慎,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这种美好的平衡,在工业文明迅速成长的过程中黯然失色,以至于人类在不经意间,过度侵扰乃至掠夺了自然。砍伐森林和使用化石燃料等行为导致的温室效应,正在使全球变暖,让地球和人类文明的命运变得难以预测。这不仅是极地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一些沿海城市那么简单。冰雪的消退和海洋面积的增长,意味着地球大气环流将会发生变动;气候的剧变将会扰乱农作物的节律,使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解冻的冻土层也难免会释放出被封存的细菌和病毒,而它们有可能蕴含着人类难以防备的杀伤力……地球或许并不一定需要人类,人类却无法离开它而生存。

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成就,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持续多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林场,作为“三北”防护林京津区段的主要组成部分,便是从“飞鸟无栖树”的沙地上崛起的“绿色奇迹”。而在遥远的非洲,由中国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在穿越自然保护区的路段采用了高架线路,预留的动物通道足以让长颈鹿“昂首通行”。

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走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而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当我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的时候,寻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就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期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里,我们将会为你讲述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以及那些你尚不熟悉的生态故事。

就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所提出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让我们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去建设和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

转自学习强国